哥伦比亚、《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倡议,强调须将农业粮食体系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COP16续会 “促进农业粮食体系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满足所有人群所需” 会外活动中发表讲话©FAO/Pier Paolo Cito
罗马 — 150 多个国家齐聚罗马召开第 16 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续会(COP16续会)之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呼吁采取大胆行动,推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助力实现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大会开幕前夕,粮农组织在其总部举行高级别会议,强调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必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齐头并进,以确保人类和地球共同拥有可持续的未来。
本次续会致力于为去年 10 月在哥伦比亚卡利开启的COP16会议画上圆满句号。在卡利会议上,粮农组织、哥伦比亚政府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共同发起“农业粮食体系—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支持倡议”,旨在协助各国政府将农业粮食体系纳入其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开展实施工作。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活动开幕式上表示:“该倡议通过设立集体机制,帮助各国政府开展能力建设,综合统筹农业粮食各部门确定和运用战略杠杆,实现国家生物多样性目标。”
与屈总干事共同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哥伦比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部长、COP16大会主席玛利亚·苏珊娜·穆罕默德·冈萨雷斯,哥伦比亚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部长玛莎·卡帕哈利诺,《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阿斯特丽德·肖梅克,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部长。他们重申,要以农业粮食体系为首要核心,坚定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
COP16 大会主席穆罕默德指出,在将粮食安全和农业纳入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方面,粮农组织的作用无可取代。她欢迎粮农组织与哥伦比亚政府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建立伙伴关系,发起“农业粮食体系—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支持倡议”,强调三方联手意义非凡,并期待倡议取得重要成果。
卡帕哈利诺部长强调,全球协调制定农业和环境战略刻不容缓。她表示,可持续粮食生产是消除饥饿不可或缺的支柱力量,哥伦比亚致力于在粮农组织的支持下,推动这一议题获得更广泛关注,应对共同挑战。
《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肖梅克表示,生物多样性是粮食安全和营养的根基所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对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她强调必须运用全盘思维,结合和平和气候稳定视角,立足更广泛的影响,与农民合作,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战略。
生物多样性提供传粉、土壤肥力、虫害防治和气候调节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构成重大风险,估计将危及 30 亿人的生命,脆弱群体首当其冲。全世界多达 75% 的粮食作物至少部分依赖传粉,传粉媒介的消失可对粮食安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屈总干事强调,积极落实COP15通过的《昆蒙框架》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他指出:“框架的 23 项行动目标中一半以上与农业直接相关,”,这必然要求各国将农业粮食体系纳入其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他进一步指出,“生物多样性同样存在于土壤和水之中”,所以必须“全方位、整体性地应对生物多样性问题”。
屈总干事警告指出,财政投资仍然是实现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关键要素,从国际机制、公私伙伴关系和国家预算入手,将农业粮食体系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可以释放融资潜力。
他表示: “要让农民参与其中,让他们拥有主导权并成为伙伴关系的一部分,这一点至关重要。没有农民,政策就是空谈,实施就无以为继。”。
罗马重续卡利未竟谈判
COP16未能在卡利完成所有议题的谈判,此次罗马续会标志着全球生物多样性议程迎来决定性时刻。本周的主要议题包括最终确定财务机制,以筹措每年实施 《昆蒙框架》 所需的约 2000 亿美元,以及完善监测框架以跟踪进展情况。
粮农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支持各国农业粮食体系中融入生物多样性视角,并将农业粮食体系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计划和行动,确保政策和行动协调一致,统筹兼顾生物多样性和粮食安全效益。罗马续会重启谈判,粮农组织初心不改,致力于将远大抱负转化为实地行动,促进跨部门合作,确保必要资源到位,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保障子孙后代的粮食安全并驾齐驱。
“我们需要跨政府部门、跨部委,共下一盘棋,确保实现四个更好: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粮农组织总干事总结表示:“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们的粮食生产也要兼顾主粮、营养、健康、功能性四个层次,满足所有人群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