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中文
英文
视点丨应放天:设计驱动式创新是改变世界的温暖力量丨紫金创享
时间:2022-12-07

编者按:
应放天,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领域)院长,教育部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生态设计大会主席。他致力于科技与创意融合,推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创新设计模式,构建TII(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实现能力)设计培养模式。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及多项国际设计奖项。他积极研究并推动中国工业设计的国家战略,创办并促成了世界生态设计大会与中国首个生态设计小镇落户广州。
 
2022年11月18日,应放天教授应邀来到紫金创享.创业大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设计驱动式创新”讲座。
 
核心观点
- 设计是创新创业赋能产业的主战场
- 从设计1.0到2.0到3.0到4.0,不是一个迭代的关系,而是一个叠加的关系
- 以艺术、技术、商业、用户与文化的整合力量提升产业与生命的价值就是产业的未来
- 设计就是管理,设计思维改变世界
- 人因设计,就是做温暖别人、温暖世界的产品
- 科技与文明是全球现在与未来的持续发力的双引擎,其中与设计生态息息相关
- 设计是技术商业化的桥梁。设计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重要战略
- 如果缺少技术,产品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设计,产品就失去生命
 
演讲实录
(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演讲,有删减)
设计赋能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8年,我们在广州创办了“世界生态设计大会”。这个大会得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技术银行等联合国机构以及全球46个国家的支持。
 
当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全球的设计之都,广州的市长说我们广州也要打造全球设计之都,我建议他们说不要弄了(当时已经有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在打造设计之都了)。我说广州要做就做一个不一样的,全世界第一个。
 
这是一个社会设计的典型案例。我们后来策划做了一个社会设计,重新制定一个标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问这个定制之都的定制是什么呢?我说就三件事情,设计精准,精准制造、精准销售。也就导致不会有所谓的很大库存,是非常可持续发展的,会把传统的制造业、idea和物流整合到一起,变成一个定制产业。
 
全球定制之都面向全球只颁两个城市,国外一个,国内一个,迄今为止,中国只颁给了广州。
 
经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有三驾马车。第一种是技术驱动式创新,第二种是市场驱动式创新,第三种是设计驱动式创新。设计可以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设计是创新创业赋能产业的主战场
设计经历了4代的发展演进。
 
设计1.0:艺术设计。首先在1978年左右中国改革开放时候,设计1.0的时代就是艺术设计。所以那个时候的什么包装,月饼拿个纸包一下,上面画个图案,衣服画图案,地毯画图案,北京的十大建筑也是画的图案。那个时候不管是产品、建筑、服装、食品,所有的设计,就是美工,图案,就是艺术设计。
 
设计2.0:艺术设计+人因设计。到了80年代中期,什么叫好的设计呢?要有很好的艺术水准,东西要好看。第二个就是要有人因设计。什么叫人因设计呢?——“我感觉这个很值,我感觉你很好,我感觉这个东西很甜”。
 
设计3.0:艺术设计+人因设计+商业设计+科技设计。到了90年代,什么是好的设计?有一个很美的东西、然后很会设计的、很懂人的、以及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的。
 
设计4.0:艺术设计+人因设计+商业设计+科技设计+社会设计。世界发展到今天,提出了社会设计的概念。比如前几年百度的医疗广告竞价排名商业模式广受诟病。它很赚钱但是不长久,因为忽略了社会设计。
 
所以也就是说从设计1.0到2.0到3.0到4.0,这不是一个迭代的关系,而是一个叠加的关系。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具有创新思维的团队?你应该有这些能力的叠加,而不是一种迭代。
 
4I 趋势
我前些年每年花大量时间走访全世界顶尖的大学。
 
第一个是哈佛大学,它2015年把商学管理、工程、设计拼在一起办了一个叫“Design Engineering”(设计工程)专业;
 
第二个是斯坦福大学d.school。它有两句话影响了两个行业,第一句话:设计就是管理,全世界的企业谈创新,都要走访一下硅谷,到了硅谷才发现:硅谷其实不用来,应该先到斯坦福d.school去转转,这个是斯坦福大学对硅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句话是设计思维改变世界。斯坦福曾经有一个女生Jane Chen上斯坦福d.school《面向贫困人口的设计》课程,当时东南亚很多贫困地区因为缺乏昂贵的恒温箱,每一年都因为很多新生儿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夭折。Jane Chen和团队成员经过实地调研和多次迭代,做出了只有25美金的恒温睡袋,不光出色完成了课程作业,而且创办了社会企业Embrace,拯救了很多的生命,后来该项目获了多个社会创业大奖。为贫穷而设计,温暖了世界。
 
第三个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全世界艺术设计排名第一,它和帝国理工大学联合办了一个叫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的专业,用设计和工程来创新,它培养了一大批新企业。
          
第四个是2006年我牵头在浙大计算机学院搞了一个信息产品设计系,后来又在竺可桢学院创办了一个设计创新班。
 
第五个是2009年新加坡创办的第四所国立大学: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SUTD),到现在为止,它也是全球唯一的一所科技设计大学,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它已经有很多专业进入TOP100。
 
这些大学,我们发现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4I特色。
 
第一个I:Industrial Design,还是面向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第一个I。所以全世界搞工业设计的我们简称ID。但今天这个I发生了变化;
第二个I:Integration,就是交叉融合;
第三个I:International,要国际化,强调国际合作;
第四个I:Innovation(创新)。
 
延展智能
我们要想创新创业,要关注未来哪些趋势?我认为第一个就是延展智能。
 
延展智能(EI:extended intelligence,即将智能理解为一种基本的分布式现象。每一个角色都是延展智能的一部分,是复杂生态系统的增强和机器辅助,它可以从我们的社会和心智的网络中突现出来)
 
如图展示的好莱坞的电影《环太平洋》,主要讲述要把机器的智能和人的智慧结合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是世界的未来。未来的世界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人的智慧(包括我们的管理、创新思维),人的智慧跟机器的智能深度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人类的未来。
 
带着这样的思维,接下来我讲一些案例。
 
成果示范:工业设计开发平台
我们针对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开发了一个可视化编程平台,不管是什么专业,通过学一个通俗的课程,可以把基本的原型搭出来。
 
我们利用这个系统做了一个产品,也就是平衡车,现在海关总署说这个产品一年能够为中国带来500亿的产业集群。
 
这是我们另外一个团队,针对像高楼清洗的“蜘蛛人”这样的高危职业,我们研发了高空幕墙清洁机器人,解决极限环境清洗问题。
 
这就是人因设计,你要懂消费者,你要懂消费。你要拿谈恋爱的那种感觉来设计你的创业项目。
 
包容设计
另外需要关注的就是包容设计。即跨越文化、跨越知识、跨越年龄、跨越性别,要有容错的能力。你开发的产品、你的创业项目,所选择的是要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人。
 
案例1:航天员神经肌肉运动健康保障系统设计,这是我们学院罗仕鉴教授和王健教授制作的。将工业设计融入国之重器的飞天国家战略中,服务国家战略,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案例2:残障人士排便护理机器。这是我们同中残联承担的一个国家重大项目:是一个大小便失禁的服务机器人,一个瘫痪在床的人,面对大小便失禁问题,如果护理不当,他就会得褥疮,这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所以我们就用医用的硅胶,做了一个像短裤一样的东西,里面有传感器,还有水、消毒液,这样只要有一点点排便的情况,它就温水冲洗,就吸走了排泄物。很高兴我们做出来了,我们在全国的很多的医院、养老院包括日本展开了推广。
 
数字化的未来
第三个比较重要的事情是数字化的未来。温州一家做鞋的企业,我们基于数字艺术个性化定制,让它们做图案定制,效果很好。后来我们基于此开发了一些系统,比如我觉得这张油画很好我就通过扫描,扫描一定量后,就开发出了一个可以自动创作的软件工具。
 
文化与生态文明
这几年我们在广州做了一个生态设计小镇,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一个平台,包括共性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平台,并且举办了世界生态设计大会(WEDC),吸引一批顶级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来。政府统计,我们通过设计提升乡村创业环境、村民就近就业以及村企合作实施村民收入倍增计划,能够提供100多就业岗位,使得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2016年增幅达200%。
 
过渡设计
过渡设计是美国的卡内基梅隆设计学院所提出的概念。过渡设计是什么意思呢?如《史记·孔子世家》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虽然不能达到崇高的境界,但心里知道努力的方向,过渡设计也是如此,即使你在做不想做的事情,不要紧,怎么把不想做的事情要做好,然后你要知道未来在哪里,不断靠近,这就是所谓的过渡设计。
 
设计教育
教育也可以重新设计。近几年我们与联合国相关组织共建国际设计合作学院,打造一带一路人才振兴新动能;每年100名(硕士和博士)学位项目,其中国际学生50名。
 
一根电热丝的启示:1904年,美国人休斯发明了电炉,但缺乏设计和商业化场景。1956年,日本企业基于这个原理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电饭煲;2016年,英国戴森基于设计驱动式创新发明了颠覆性的全球首个无叶吹风机。
 
总之,设计是技术商业化的桥梁。设计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重要战略。
 
如果缺少技术,产品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设计,产品就失去生命。
 
我们基于4I的趋势来挑战我们的创意极限,整合设计、技术、商业、用户及文化,守望独创、道德、情感与美学的温暖力量提升产业与生命的价值。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叫设计,这就是我的答案。
 
附:课后微感想
这节课的高频词汇是除了“设计”,还有“温暖”二字。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老师讲的残疾人排便护理机器,这真的太重要了,与我感兴趣的老年方向很契合。当下我国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口问题是一个基础问题,影响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未来若干年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这些人要怎么生活?家庭结构小型化、老年人失能的风险增加,这两种主要的趋势造就了老年人照料问题的困境,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而设计创新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个产品,切实解决子女照料老人排便的问题,这是回应了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需要,这些需要虽然难以启齿,但是确实是日常生活的障碍,这样的设计是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的,何为需求,这就是需求!何为设计,这就是设计!温暖流淌在设计中,抚慰人心。 ——黄同学,公共管理学院
 
什么是真正的设计,这节精彩的课堂回答了这个简单却深刻的问题。设计之于之前的我来说,是高端的,是专业的,不是我可以涉及的。而这次课程,在应教授慷慨激昂的话语中,我发现设计是生活的,是普遍的,是人人可以参与的。设计本身就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为有了追求,所以越来越美好。设计的前缀可以有很多,可以有经济,生态,商业等等,这不仅涉及了跨学科跨领域,更是一种思维的突破,这也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精神和内涵。设计是温暖的,正如应老师所说,美使我们追求,追求带给我们温暖。感恩这个温暖的世界让我遇到这门课程。——靳同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应放天教授非常生动形象的向我们介绍了如何以设计驱动式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整堂讲座有很多让我感觉豁然开朗的瞬间。让我非常影响深刻是老师提到设计是给人们带来温暖的,如何没有设计,我们可能每天都穿着“迷彩服和胶鞋”,可能依旧住在“碉堡”里。当然,这样的生活我们也能承受,但是缺乏色彩和想象的世界难免让人感觉索然无味,很难设想享受过美好和温暖的我们身处那个世界会发生什么。习惯性将创新与高科技划等号的我在今天真正感受到了设计之于创新的意义,就像老师上课提到的,如果没有设计,电磁管就永远只能是电磁管,不会成为烧制一桌子香喷喷晚饭的电磁炉!——金同学 动物科学学院
联系我们
  • 中国·广州
  • +86 - 19925740779
  • wedc@vip.126.com
  • (020) 8264 1084
Copyright © 2021 世界生态设计大会 All Right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