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蓬勃发展,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活力。一场由中国政府主办、联合国参与合办的线上研修项目于3月21日开幕,力图通过南南合作和知识分享,将中国电商扶贫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发展中国家。
由中国商务部主办、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合办的 “发展中国家青年跨境电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线上研修项目”昨日正式开幕。本次研修培训项目为期五天,旨在为发展中国家政府、政府间组织、部门协会、学术界和私营部门的决策者、从业人员和企业家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共享和能力发展。
通过南南合作知识分享和能力建设,本次培训项目为来自各发展中国家和行业的发展伙伴建立伙伴关系和项目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南南知识共享至关重要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署长乌莎·拉奥-莫纳尔(Usha Rao-Monari)出席了开幕式。她在致辞中强调了南南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发展中国家掌握的建设能力的最佳办法之一。
拉奥-莫纳尔表示,通过南南知识分享可以促使跨境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在创造机会和就业以及消除贫困方面发挥作用。
她表示,中国消除极端贫困的经验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灵感。在数字赋能领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与发展中国家分享成功经验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大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研修项目是中方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在全球发展倡议项下围绕减贫和数字经济这两个重点领域开展的务实合作,旨在通过提升发展中国家开展跨境电商的能力,助力实现减贫目标。
戴兵大使说:“中方愿与发展中国家分享成功经验和做法,支持发展中国家有效利用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积极建立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更好地推销产品,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发展经济。”
一起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司长徐伟指出,70多年来,中国已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南太地区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办了近1万5千期各类培训项目,涉及国家发展、经贸合作、农业减贫、医疗卫生等100多个专业领域,培训各类人员约40万人 。
徐伟说:“中方一向认为,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中国愿与各方加强交流与合作,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恢复与发展。”
开启数字赋能未来的发展路径
中国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陈润云在讲话中提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跨境电商也日益成为国际经贸的新抓手。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想赶上全球数字经济的大潮,实现增加、减贫和发展,则必须加快数字化发展和自主能力建设。
陈润云指出,在南南合作和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为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专家和从业人员提供跨境电商知识、政策对话和良好的实践和交流平台,开启数字赋能未来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南南办共同发起这次培训的初衷。
为期五天的培训
首日开幕环节和课程由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军主持。来自卢旺达贸易和工业部电子商务专家让-皮埃尔-比恩维努-鲁昆多(Jean Premier Bienvenu Rukundo)和巴基斯坦奎德伊阿扎姆大学讲师娜迪亚·佩尔文(Nadia Perveen)作为学员代表,分享了他们对电子商务学习和知识共享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本次培训课程的期待。
开幕式过后,来自中国商务部外贸司的管炜、清华大学教授赵有健、上海大钱技术的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胡研参与了第一讲的授课和分享。他们分别从政策制定、学术研究和从业应用角度,在中国在电商领域的政策和实践、全球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及跨境电商服务系统构建等领域做了专题分享。
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名学员积极参与了开幕式和第一天的在线课程。本次课程由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负责协调组织。在为期五天的培训完成后,根据课堂讨论,主办方将汇总南南合作跨境电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知识和问答,并形成培训报告,知识产品分发,以便参会者继续学习。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
南合办创建于1974年,旨在于全球范围和联合国系统内促进、协调和支持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该机构致力于通过确认、共享和转让成功的产自于南方的发展解决方案,来支持各国管理、设计和落实南南合作政策和倡议的工作。
南南合作具体指什么?
南南合作通过南方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领域合作的广泛框架得以实现。南南合作可在双边、区域、区域内和区域间展开,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通过共同努力共享知识、技能、专长和资源,实现发展目标。
三方合作是另一种形式,指传统捐助国和多边组织通过提供资金、培训、管理和技术系统以及其他形式的支助来促进南南合作倡议。
南南合作的目标为:
通过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创造力,以帮助其寻求自身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能力,并制定必要战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加强其自力更生能力;
通过交流经验,促进并加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自力更生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认识共同面对的问题,更多地获得现有知识;
确认并应对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危机影响最严重国家的问题和需求;并让这些国家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中。
监制:程浩
责任编辑:崔乐怡
实习编辑:何沂轩
资料来源:联合国新闻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Sln7e0Ye6QheSx881Ut4nQ